适合性测试

适合性测试,适合性指的是软件产品为指定的任务和用户目标提供一组合适功能的能力,适合性测试包括评估和确认测试对象完成任务的合适性,即软件产品是否能够帮助客户执行期望的任务或者实现了客户需要的功能。例如,功能或者操作是否符合用户手册或者需求规格说明中的规定,以及是否提供合理和可接受的结果以实现用户任务期望的特定目标。

测试人员必须牢记在心的是软件产品的适合性不是从其本身呈现的,而应该从客户或者用户的角度评判,因为软件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某些任务或者提供服务。用例测试技术是适合性测试经常采用的方法,因为用例很好地描述了客户任务和软件产品实现的功能。

案例分析:用户视频点播的适合性测试

本案例为用户视频点播的适合性测试。
(1)视频点播业务介绍
视频点播是iBAS R1.0产品中的一个重要功能,主要通过IGMP协议实现。IGMP功能需求之一即用户端主机申请加入组播组,如果条件符合,用户将成为其中的一个成员,可以接受组播组的数据。下图所示为视频点播组网示意。
适合性测试

(2)视频点播的测试设计
针对该需求项分析在系统测试阶段如何执行适合性测试。用户端主机加入组播组后,用户应该能够实现正常的视频点播功能。从适合性测试的角度,针对该项需求设计测试用例的思路如下。

  • 根据IGMP用户使用的场景,确定测试用例的前置条件。例如,IGMP功能打开、详细的网络拓扑结构准备就绪,以及相关的组播服务器和客户端就绪。
  • 根据IGMP中用户加入组播组的用户场景的基本流,采用用例测试技术确定测试用例的详细步骤及其预期结果,保证用户可以成功加入视频组播组。
  • 在客户端观察点播的视频是否流畅且符合要求。
  • 通过相关命令查看系统状态,即该用户的各项信息是否正常。
  • 执行测试用例的后置条件,如删除IGMP相关的配置条目和关闭IGMP功能等。

(3)适合性测试结果分析
在适合性测试过程中,IGMP组播数据流直接通过IGMP的组播服务器(如视频点播服务器)实现。通过针对该需求的适合性测试,发现了测试对象中与适合性相关的缺陷:尽管用户可以成功加入IGMP组播组,但是无法流畅地播放该组播组提供的视频点播业务。但是该功能在提交系统测试之前,开发团队在集成测试阶段是验证通过的。
通过了解后得知,在开发人员执行的集成测试中通过测试仪表构造IGMP组播数据和控制报文,用户在成功加入某个组播组后能够收到测试仪表模拟的网络侧发送过来的组播数据报文,开发人员认为系统功能没有问题。而通过系统的适合性测试,却发现用户的视频点播功能无法正常使用。通过分析发现问题如下。

  • 在适合性测试中,IGMP组播服务器提供的视频点播业务和用户带宽直接相关,如用户的带宽必须达到1兆以上。而在开发人员执行的集成测试中只要用户有带宽,就可以收到测试仪表模拟的IGMP组播数据流。
  • 在适合性测试中IGMP组播服务器提供的视频点播业务对数据流传输的延迟时间和数据流抖动要求非常严格。例如,数据流延迟时间必须小于1 ms,而在开发人员的集成测试中没有考虑这些要求。

因此尽管在开发人员完成的集成测试中IGMP用户能够成功申请加入组播组并接收到组播数据。但是该功能并不能满足用户的真实需要,因此也不满足适合性要求。

(4)其他适合性测试
从上面的这个案例可以看到在测试设计的过程中要避免仅仅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一定要充分地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仔细分析其真实需要。除了上面提到的适合性测试之外,还可以从如下方面考虑适合性测试。

  • 按照功能需求规格说明,判断测试对象功能实现的完整性。例如,测试对象的某个功能实现是否没有覆盖某些需求条目或者测试对象的某个功能基本实现,但是不够充分。
  • 有时适合性测试需要验证测试对象发布的实际操作规程与操作手册中描述的规程之间是否一致。

下面是iBAS R1.0系统发布的用户手册中关于IGMP功能配置的详细步骤描述。
IGMP功能配置的步骤如下。
(1)在配置模式下开启IGMP功能。
(2)配置IGMP组播组,可以有动态和静态加入两种方式。如果是静态加入,那么需要手工方式配置IGMP组播组;否则不需要。

而在实际的IGMP配置步骤验证中发现上面的步骤中缺少了一个步骤,正确的IGMP配置步骤应该如下(增加了一个中间步骤)。
下面是IGMP功能配置的步骤。
(1)在配置模式下开启IGMP功能。
(2)在端口级别上开启IGMP功能。
(3)配置IGMP组播组,可以有动态和静态加入两种方式。如果是静态加入,那么需要手工方式配置IGMP组播组;否则不需要。

案例分析:图书在线续借功能的适合性测试

本案例为图书在线续借功能的适合性测试。
(1)图书在线续借功能
某大型公共图书馆为持有该馆具有外借功能会员卡的读者提供网上续借服务,读者所借书刊将到还书日期时可以通过图书馆网页的“快速链接”进入“书目查询系统”。在“我的账户”中输入条码号和身份证号,完成续借程序。下表所示为该馆图书管理系统中图书续借的用例。
适合性测试

(2)图书在线续借功能的适合性测试设计
为了测试该系统的在线续借功能的适合性,测试人员需要关注读者是否能够通过该系统实现在线续借。续借的前提条件是读者必须有该图书馆的会员卡(卡上有读者条码),而且能够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码。为了验证在线续借功能是否满足读者的真正需要,需要为其设计相应的测试用例。首先针对正常的事件流设计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
适合性测试

表中所示只是正常的事件流的测试用例之一,正常的事件流还需要设计更多的测试用例,如一次续借多本图书。
测试正常事件流后还需要考虑异常的事件流,根据图书续借用例的描述,存在可能的异常包括已经续借过一次,不能续借;有图书逾期未还,不能续借,以及有逾期费没有缴纳,不能续借。为图书逾期未还情况设计的测试用例如下表所示。
适合性测试

测试人员要考虑的另外一个异常事件流是希望续借的图书已经续借过一次,不能续借。这种情况要稍复杂一些,因为在选择多本图书续借时可能是其中的一本或多本已经续借过。在设计测试用例时,建议包括多种情况。在图书在线续借功能中还可能存在异常叠加的情况,如想要续借的图书已经续借过一次,并且当前存在图书逾期未还的图书。考虑异常情况的叠加,尤其是要测试所有异常的组合情况,可能导致测试用例数量的急剧上升。在测试用例设计时通常要保证至少每种异常都有测试用例覆盖。对于异常组合的情况,根据测试资源和测试时间等情况取舍。

酷客教程相关文章:

赞(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