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继承实现的基本原理,本文通过一个例子来介绍继承实现的基本原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主要从概念上来介绍原理,实际实现细节可能与此不同。
示例
基类Base如代码如下所示。
Base类
public class Base {
public static int s;
private int a;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基类静态代码块, s: "+s);
s = 1;
}
{
System.out.println("基类实例代码块, a: "+a);
a = 1;
}
public Base(){
System.out.println("基类构造方法, a: "+a);
a = 2;
}
protected void step(){
System.out.println("base s: " + s +", a: "+a);
}
public void action(){
System.out.println("start");
step();
System.out.println("end");
}
}
Base包括一个静态变量s,一个实例变量a,一段静态初始化代码块,一段实例初始化代码块,一个构造方法,两个方法step和action。子类Child如代码如下所示。
Child类
public class Child extends Base {
public static int s;
private int a;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子类静态代码块, s: "+s);
s = 10;
}
{
System.out.println("子类实例代码块, a: "+a);
a = 10;
}
public Child(){
System.out.println("子类构造方法, a: "+a);
a = 20;
}
protected void step(){
System.out.println("child s: " + s +", a: "+a);
}
}
Child继承了Base,也定义了和基类同名的静态变量s和实例变量a,静态初始化代码块,实例初始化代码块,构造方法,重写了方法step。使用的例子如代码如下所示。
main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 new Child()");
Child c = new Child();
System.out.println("\n---- c.action()");
c.action();
Base b = c;
System.out.println("\n---- b.action()");
b.action();
System.out.println("\n---- b.s: " + b.s);
System.out.println("\n---- c.s: " + c.s);
}
上面的代码创建了Child类型的对象,赋值给了Child类型的引用变量c,通过c调用action方法,又赋值给了Base类型的引用变量b,通过b也调用了action,最后通过b和c访问静态变量s并输出。这是屏幕的输出结果:
下面我们来解释一下背后都发生了一些什么事情,从类的加载开始。
类加载过程
在Java中,所谓类的加载是指将类的相关信息加载到内存。在Java中,类是动态加载的,当第一次使用这个类的时候才会加载,加载一个类时,会查看其父类是否已加载,如果没有,则会加载其父类。
1)一个类的信息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 类变量(静态变量);
- 类初始化代码;
- 类方法(静态方法);
- 实例变量;
- 实例初始化代码;
- 实例方法;
- 父类信息引用。
2)类初始化代码包括:
- 定义静态变量时的赋值语句;
- 静态初始化代码块。
3)实例初始化代码包括:
- 定义实例变量时的赋值语句;
- 实例初始化代码块;
- 构造方法。
4)类加载过程包括:
- 分配内存保存类的信息;
- 给类变量赋默认值;
- 加载父类;
- 设置父子关系;
- 执行类初始化代码。
注意,类初始化代码,是先执行父类的,再执行子类的。不过,父类执行时,子类静态变量的值也是有的,是默认值。对于默认值,我们之前说过,数字型变量都是0, boolean是false, char是'\u0000'
,引用型变量是null。
内存分为栈和堆,栈存放函数的局部变量,而堆存放动态分配的对象,还有一个内存区,存放类的信息,这个区在Java中称为方法区。
加载后,Java方法区就有了一份这个类的信息。以我们的例子来说,有3份类信息,分别是Child、Base、Object,内存布局如图所示。
我们用class_init()来表示类初始化代码,用instance_init()表示实例初始化代码,实例初始化代码包括了实例初始化代码块和构造方法。例子中只有一个构造方法,实际情况则可能有多个实例初始化方法。
本例中,类的加载大致就是在内存中形成了类似上面的布局,然后分别执行了Base和Child的类初始化代码。接下来,我们看对象创建的过程。
对象创建的过程
在类加载之后,new Child()
就是创建Child对象,创建对象过程包括:
1)分配内存;
2)对所有实例变量赋默认值;
3)执行实例初始化代码。
分配的内存包括本类和所有父类的实例变量,但不包括任何静态变量。实例初始化代码的执行从父类开始,再执行子类的。但在任何类执行初始化代码之前,所有实例变量都已设置完默认值。
每个对象除了保存类的实例变量之外,还保存着实际类信息的引用。
Child c = new Child()
;会将新创建的Child对象引用赋给变量c,而Base b = c;会让b也引用这个Child对象。创建和赋值后,内存布局如图所示。
引用型变量c和b分配在栈中,它们指向相同的堆中的Child对象。Child对象存储着方法区中Child类型的地址,还有Base中的实例变量a和Child中的实例变量a。创建了对象,接下来,来看方法调用的过程。
方法调用的过程
我们先来看c.action();
,这句代码的执行过程:
1)查看c的对象类型,找到Child类型,在Child类型中找action方法,发现没有,到父类中寻找;
2)在父类Base中找到了方法action,开始执行action方法;
3)action先输出了start,然后发现需要调用step()方法,就从Child类型开始寻找step()方法;
4)在Child类型中找到了step()方法,执行Child中的step()方法,执行完后返回action方法;
5)继续执行action方法,输出end。
寻找要执行的实例方法的时候,是从对象的实际类型信息开始查找的,找不到的时候,再查找父类类型信息。
我们来看b.action()
,这句代码的输出和c.action()
是一样的,这称为动态绑定,而动态绑定实现的机制就是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查找要执行的方法,子类型中找不到的时候再查找父类。这里,因为b和c指向相同的对象,所以执行结果是一样的。
如果继承的层次比较深,要调用的方法位于比较上层的父类,则调用的效率是比较低的,因为每次调用都要进行很多次查找。大多数系统使用一种称为虚方法表的方法来优化调用的效率。
所谓虚方法表,就是在类加载的时候为每个类创建一个表,记录该类的对象所有动态绑定的方法(包括父类的方法)及其地址,但一个方法只有一条记录,子类重写了父类方法后只会保留子类的。对于本例来说,Child和Base的虚方法表如图所示。
对Child类型来说,action方法指向Base中的代码,toString方法指向Object中的代码,而step()指向本类中的代码。当通过对象动态绑定方法的时候,只需要查找这个表就可以了,而不需要挨个查找每个父类。接下来,我们介绍变量访问的过程。
变量访问的过程
对变量的访问是静态绑定的,无论是类变量还是实例变量。代码中演示的是类变量:b.s和c.s,通过对象访问类变量,系统会转换为直接访问类变量Base.s和Child.s。
例子中的实例变量都是private的,不能直接访问;如果是public的,则b.a访问的是对象中Base类定义的实例变量a,而c.a访问的是对象中Child类定义的实例变量a。
酷客教程相关文章: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